散朝后,册立新帝一事昭告天下,顿时宫中人人自危。
因为谁都知道东宫太子,也就是我的小儿子宋安川,才年仅九岁,登位势弱,势必政权不稳,而宫内乱臣虎视眈眈,宫外藩王野心勃勃,尤其南方的翎王,先皇的亲弟弟宋元璃,传来的消息道正招兵买马,对这皇位虎视眈眈。若是四下起兵,又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大屠杀。
我并不怕,不紧不慢地安排事宜,夜里睡的也安心。
登基大典那日,桃李为我梳妆,繁琐的礼服,贵重的发饰,代表身份的蓄甲,我看着高兴的很。
望着着铜镜里的自己,长眉连娟,明眸皓齿,眼角虽生了几道细纹,但笑起来仍然楚楚动人,只是那双眸子里却少了稚气,多了算计。
时间过的真快啊,我已是年岁三十的妇人了。
「太后娘娘依旧容貌昳丽,让人羡艳」,身后传来陌生的声音。
哦?谁如此大胆?
许是心情好,我看着身后跪在地上的女子,笑着问:「你叫什么名字?」
「回娘娘,奴婢名叫莲心。」
我来了点兴趣,我向来不喜欢这样的大聪明,我也不喜欢话多的人,只是狼多肉少,深宫之中难有出人头地之日,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。
我一直盯着她,没有说话,殿内服侍的宫女也吓得没有了声响。
她的耐性很好,没有被我长时间的沉默吓住而发抖,也没有自作聪明,只等着我的下一句话。
噗呲一声,我笑了出来,「很久没见有意思的人了,正好身边缺个人,去找福公公领牌,今日起你做本宫的贴身侍女吧。」
片刻内,她眸子里闪过一阵光亮,但依旧压住气沉稳道:「多谢娘娘!」
我挥了挥手,她便退下去了。
三响鸣鞭,三跪九叩,在百官和万民的赞鸣声中,宣嵩帝宋元瑾长子宋安川登基,改年太元,而我头饰凤冠,身着凤袍,牵着他的手,走过那条龙纹绒毯,坐上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。
大殿上洒下稀碎的光影,落在我和皇帝庄重的贵饰华服上,也映在我极尽妆饰的面容上。
浮华的脂粉向外昭示着我尊贵显赫的地位,也掩饰了我神色里的悲伤。
不知道为什么。
走上这权利的顶峰,掌控住自己的命运,是我曾经梦寐以求的。我一直告诉自己,要笑着掩饰自己的伤痕,要笑着熬过苦难的岁月,要笑着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,可是如今得到了,站在这巅峰上,我却开心不起来。
为什么呢?
望着看不到尽头朝拜的人们,我双眼模糊,恍惚间回想起,回到上京城后第一次被召进宫的那一天。
***十四年,春色满园里,我误打误撞地撞见了那个明媚少年。他眉眼平柔,少读圣贤书,儒雅意气。我嬉笑地问他这是什么花,他轻柔地弯眼回答道,花显太平,叶喻祥瑞,此为丰瑞花。
彼时我怀抱着一颗纯白无暇的心灵,看着眼前的这位鲜衣少年,幻想着若是世间真如此,太平祥瑞永无硝烟,那该多好。
他心肠真好,像我阿兄一样。
告别过后,踏入永安宫的门,跪拜问安母仪天下,贤德远闻的皇后娘娘。我俯身在地上,悄悄侧着脑袋,用余光打量着这位后宫之主。
威仪面容下却止不住的笑意,华贵的发饰反射着细碎的光影落在我眼底。
她一直握着我的手,祥和地笑着夸赞我,真是个好孩子,明艳大方。她问我想不想留在宫里和她同住一段时间,我欣然答应。
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浮现在皇后娘娘的脸上,我没有发现,转身按皇后娘娘所说,去寻她长女明烨公主同游皇宫。
燕过北归,红墙绿瓦间,当初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,我自由热烈的魂,就这样一直被困在了这幽幽深宫之中。